1.长三角和珠三角哪边优势更大?

2.狮想家:除甲醛行业十佳品牌

广东东莞空气质量_广东东莞空气质量为什么微信缴费用不了社保卡

168个重点城市是指全国范围内根据空气质量状况划定的重点区域。这些城市包括:

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沧州、衡水、廊坊、邢台、邯郸、保定、秦皇岛、承德、张家口

2. 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扬州、泰州、盐城、宿迁、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丽水、湖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3. 汾渭平原:太原、大同、临汾、吕梁、晋中、长治、晋城、运城、忻州、朔州、吕梁

4. 成渝地区:重庆、成都、贵阳、昆明

5. 长江中游城市群:南昌、武汉、合肥、长沙、南昌、景德镇、九江、上饶、鹰潭、宜春

6. 珠三角区域: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中山、珠海

这些城市根据空气质量状况被划分为重点城市,以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长三角和珠三角哪边优势更大?

摘 要: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因此,关注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过程。它主要表征大气各种时间长度的冷与暖或干与湿变化,冷与暖或干与湿相互交替组成了不同的变化周期。这些变化周期并不是严格的,一个周期内前后阶段往往不具有对称性,而且,不同周期的长度也可以相差很大。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异常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尘暴、城市暴雨沥涝灾害、雷电灾害等,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人类健康状况水平是国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水准以及公共水平的综合反映。

一 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

近百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它对世界和我国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1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的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文简称IPCC)发表了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从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升温0.6℃±0.2℃,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来最暖的。而90年代是1000年来最暖的10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成为暖冬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我国在近50年来将连续经历第19个暖冬。

(一)全球变暖带来的负面效应(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

1.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据日本的科学家统计,近100年来,整个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而大城市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3℃,这一期间东京市的气温竟上升了7℃。在日本,气温不低于25℃的夜晚称为“热夜”。50年前,东京的“热夜”每年不到5个;而1961~10年平均有14.9个;1981~1990年,“热夜”增加到23.8个。大阪在1991~2000年的10年中,年均“热夜”数达38个。

从北京1940~2002年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来看(见表1),40年代北京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较高,为42.6℃。然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到80年代最低,为38.5℃,进入90年代又开始升高,为41.9℃。

表1 北京夏季极端最高气温

1940~1949 1950~1959 1960~1969 10~19 1980~1989 1990~2000 2000~2002

极端最 42.6 39.6 40.1 40.3 38.5 41.9 41.1

高气温

我国科学家对上海和广州气温变化的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上海每年的热日(最高气温≥34℃),将由现在12d/a,增加到未来15.7d/a;广州每年的热日,将由现在24.7d/a,增加到未来36.0d/a。

2.厄尔尼诺现象

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与过去100年相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更频繁、更持久且强度更大(IPCC第三次气候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2001)。1982~1983年和19~1998年两次严重的厄尔尼诺期间,全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发,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3.城市热岛更明显

据有关资料显示,19年观测到全国最大热岛强度(城乡温差),北京为9℃(高于上海6.8℃,仅次于加拿大温哥华11℃的德国柏林13.3℃)。热岛效应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一个方面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就是造成城郊温差加剧的原因之一。

(二)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

1.气候变暖对疾病流行性的影响

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气候环境、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极端气候的危害更为惊人。由于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将会更为频繁,气候灾害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也会增大。许多通过昆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例如全球变暖将加剧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据有关部门统计,伴随全球变暖,仅疟疾和登革热两种疾病就将祸及世界人口的40%。最不可忽视的是,气候变化造成部分旧物种灭绝的同时必然产生出新的物种,物种的变化可能打破、细菌、和敏感原的现有格局,产生新的变种。如2003年春季,相继在我国广东、北京、山西等地爆发的SARS传染病一样,给社会和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

全球变暖影响生态系统,带来另一种危险是可能激活某种新。世界卫生组织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至少有30种新的传染病在过去20年里出现。对新兴研究的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各种新的出现有可能是人类破坏环境、气候变化扰乱了巢穴的结果,这些原本寄居在野生动物身上,活动于封闭世界中的未知,在人类活动的进程中,新的在今后将不断地被发现。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的出现,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态平衡带来了强烈也影响,突出地改变了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媒介昆虫孳生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会对某些传染疾病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的人时,这种就会随血液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都大大提高,其体内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例如,在20℃时,P.falciparum病菌需要26天才能成熟,而在25℃时则只需13天。携带这种病菌的虐蚊生存周期只有几周的时间,这样以来高温就会大大提高该种病菌的传播概率。同时,由于高温现象使得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气候带的改变,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原热带地区传染病的发病区域扩大到温带。例如,我国江南一带的恙虫病,80年代以来流行的地理区域向北推进,1986年山东省有流行报告,1989、1990年天津恙虫病流行地区的地理区域向北推进了4个纬度,向天津恙虫病流行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1.3~1.7℃。据此估计,我国恙虫病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全国分布的趋势。2002年的夏天,“西尼罗河”在美国再次爆发,专家分析,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干燥炙热的天气。西尼罗河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来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区域。另外,由于气候变暖,携带鼠疫病的黄胸鼠的活动范围,已不仅仅限于17°N以南地区。

2.高温热浪与死亡率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导致以心胀,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或死亡率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随之增加。特别是湿度和城市空气污染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夏季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热浪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

2003年入夏以来,热浪席卷全球,各地气温破纪录地高达38~42.6℃。许多老年人而因此伤生。热浪波及印度、巴基斯坦、欧洲、中国,仅印度就有1000多人被热浪夺去了生命。随着高温热浪的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全球变暖还将导致对流层大气臭氧浓度增加,平流层臭氧浓度下降。

高温使得病菌、细菌、、敏感原更为活跃,同时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上海1998年经历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7月8—20日、8月1—3日、8月7—17日、8月21日—23日),热浪期间的总死亡人数可达非热浪期间的2—3倍,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为明显。热浪对婴幼儿的威胁也很大,如果婴幼儿患有某些疾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和精神性缺陷,在热浪期间最易受高温危害。热浪除中暑死亡这种直接影响外,还将导致以心脏、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或死亡。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发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我国夏季,35℃以上高温各地时有发生,38℃、40℃或以上的高温也时常出现。2003年6月下旬到8月下旬,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华南一带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高于或等于35℃的日数持续了40余天。江南、华南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部分地区达到38℃—40℃,局部地区高达40℃—43℃。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一旦气温升至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跳动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更多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对于心脏病人来说,是孕育着生命危险的温度。气温生至39℃,由于汗腺疲于奔命的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导致猝死的危险。气温生至40℃,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大脑已经顾此失彼,以致头晕眼花。可见,在高温情况下人体对气温升高的生理反映是很敏感的。2004年,我国南部省份由于受台风“蒲公英”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从6月底开始,广东大地被酷热天气所笼罩,7月1日,广州最高气温高达至39.7℃,超过了广州历史最高气温38.7℃的最高记录。6月28日,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台生家具八厂的一名工人,因工作疲劳加之车间气温太高而晕倒,送到医院后半小时死亡。据广州“120”急救中心负责人介绍,进入夏季以来,仅广州市因高温诱发其它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就达39人,每天比平时日均派出急救车次数(约200次)增加66%,创急救中心成立10多年以来日出车最高记录。以北京为例,因高温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7月比6月增加了40%。上海和甘肃等地,高温病人增加导致临床用血量居高不下,出现了用血紧缺的局面。露天工作者,如交警、公共汽车司机、建筑工人,更是受到了热浪的严重威胁。高温使人们容易疲劳驾驶,爆胎、汽车自燃等重大交通事故屡屡发生。

高温酷热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有上升。如纽约1966年7月的热浪期间,凶杀是平时的138.5%。北京2003年7月高温期间交通事故增多,据北京急救中心资料显示:交通事故增加与天气炎热有很大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时,人的大脑组织和心肌对此最为敏感,容易出现头晕、急噪、易激动等,以致发生一些心理问题。

3.尼尔尼诺与疾病

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尼尔尼诺与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尼尔尼诺出现往往会造成某些地区气候异常,进而引发疾病。例如,1982~1983年尼尔尼诺期间,在巴基斯坦北部由于干旱造成的高温天气,引发了疟疾流行;而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由于暴雨灾害,也发生了疟疾的流行。据科学家分析,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的第一年,委内瑞拉疟疾病例增加35.1%。在如,19~1998年的厄尔尼诺活动高潮期,在索马里和尼肯亚,感染上裂谷热病的人数为8.9万,死亡人数近250人;在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里斯兰卡、东非、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地,大面积的干旱造成疟疾病和猩红热爆发。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期间,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忧郁症,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增加了5000次以上。

4.空气污染与健康

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由于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夏季高温、冬季变暖,干旱等,往往会造成局地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导致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城市的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感官的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比利时马斯河谷(1930年)、美国多诺拉(1948年)和英国伦敦(1952年)的烟雾就是大气污染影响的典型事例。

二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与人类健康问题

自从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加倍,但灾难损失上升了30倍,从1960年的30亿美元到1995年的1000亿美元。气候灾害时导致这一增长趋势的一部分,例如,1992年安德鲁台风在迈阿密南市郊造成了240亿美元的损失。由于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可能增加。定在温度变化或降雨分配上没有变化,全球变暖将导致洪水和高温发生率增加,由于洪水经常同南方涛动联系起来,因此不能排除增加干旱的可能性。这些气候灾害将诱发刚更多的森林大火、泥石流。这些灾害对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死亡、身体伤害、心灵创伤、社会混乱等。

(一)洪水

历史上,洪水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导致最大死亡损失的灾害。到目前为止,受害最严重的地区是中国的黄河。1332年,700万人被淹死,在随后的饥荒和疾病中超过1000万人死亡。1887年洪水破环了22m高的筑堤,淹死100万人。最近的洪水发生在1930年,有100万中国人淹死,另有可能1100万人死于随后的饥荒。美国密西西比河洪水不断不断地破环商业,最近的最大洪水发生在13~14年和1993年。中世纪暴风雨在北欧河流产生极端洪水,在几个中死亡人数超过10万。1995年在北欧发生的冬季洪水使过去200年较严重的一次。在澳大利亚,大型洪水在20世纪后50年变得更通常。在1988~1990年的拉尼娜中,严重的洪水淹没了澳大利亚东部1× 的土地。除了这些,洪涝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溺死、爆发腹泻和呼吸疾病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还会增加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风险。

(二)干旱

干旱是所有与气候相联的自然灾害中最严重、最广泛的自然灾害。1769、1790、1866、1876~17年以及1943年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干旱杀死了几百万人。1878年在中国有1000~1300万人死于与干旱相联的饥荒。许多干旱与ENSO相联。如果饥荒在干旱期发生,营养不良和疾病能导致永久的智力、身体损害。不是所有的饥荒由于干旱引起,也不是所有的干旱导致饥荒。干旱无处不在,它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冲击。尽管干旱能导致长期的病态,但对人口的增长影响不大。由于全球大部分地区干旱的准确周期性质,气候变暖能否减少干旱强度和频率热存有疑问。例如,尽管澳大利亚东部自从1950年以来湿度增加了30%,但干旱的强度和频率并没有减少。事实上,最严重的干旱发生在1982~1983年和1991~1995年。

(三)森林火灾

翻阅历史可以看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森林火灾。在北美洲,历史纪录至少有13次烧掉4万公顷森林的大火。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1871年森林大火毁掉了170万公顷森林,杀死2200人。在1894年威斯康星州、1910年在爱达荷和蒙大拿西北部发生像是程度地区大火。1881年密歇根大火杀死几百人;1894年的明尼苏达州欣克利大火夺走了418人的生命;1918年明尼苏达州克罗奎特大火烧死551人。大火是如此普遍,以致于居民听到火警像对待自己损失失物一样取冷淡态度。

森林大火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火源、极易燃烧燃料的数量、有助于燃烧及传播的气候条件。后两个因素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火危险期前几个月内的降雨是一个重要参数。春季和初夏的适量降雨将减少森林火灾,但却为以后高火险提供了充足的下层丛林。严重的前期干旱将使这种植被被干透,增加可燃物的数量。最近,洪水与极端干旱是一些国家发生火灾,如澳大利亚,、每种情况都有利于火灾发生。相对低的湿度和大风也在决定森林大火发生可能性和强度方面起关键作用。任何大强度火灾不仅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而且它也取决于由疾病(或昆虫传染病)、风暴、先前大火或陆地开拓产生的干屑残渣。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施肥”作用下,高燃料量与较暖、湿气候条件相关联。

三 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对策: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同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生存史。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地球的气候,并阻止其继续恶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大力开展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建立健全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当务之急。

1、 要在目前人体健康生活、常见病、多发病的气象指数预报和服务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服务领域伸展到传染病领域,开展短、中、长期的传染病预测、预警服务,形成系列产品。

2、 对主要流行病、传染病开展气候风险评估和气候区划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疾病滋生、传播、爆发过程与气候的关系,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研究疾病气候评估模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疫情、气候和其它环境数据库,进行疾病气候区划,确定各季节、各地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建立疾病的气候监测、预警实时业务系统;建立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产品制作、发布系统,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准确、及时、权威的疾病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以及疾病预防等各类服务产品。

3、 开展居室或交通工具中小气候与疾病滋生、传播的研究。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开发利用,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能力。热浪是可以监测和预测的,目前,在国内和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发布高温或热浪警报,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规定,日最高温度大于35℃,发布高温预报。广东省气象台在2004年6月28日至7月3日期间,共发布红色预警信号23次,如此频繁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在广东省气象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样,当热浪来临时,人们能够有效地用各种适应措施来大大地减少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步完善热浪的预警系统。

四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

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的相对不多,初步结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给科学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 关键是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提取气候的影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气候变化通常伴随桌其他各种环境变化,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是唯一的,还受其他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研究中,关键技术是在与从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分离车气候的影响。

2. 健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很复杂的

对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及未来变化做出响应的某些人类健康的变化,可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另外在未来几十年内,在气候发生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人口、技术和健康保健等都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未来几十年内很难准确预料,因此,人类健康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度性相当复杂,这就给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带来很大的困难。

只能保护环境,多种树,节约地球,才能防止破坏环境的可怕

狮想家:除甲醛行业十佳品牌

题目说地理政治角度,不要忘了政史地不分家,历史角度也很重要。在我国,一个地区如何发展,一要看政策导向,二要看地域潜力,三要看历史积累与负担。

先说点题外话,记得以前看书看过建国选首都一段,当时最中意的三个城市是北京、南京、西安,后来综合考虑选定了北京。今天看来这个决定真是无比英明,如果选择南京,那今天经济南北差异势必更大,如果选择西安,离沿海开放地区太远,发展势头也不会太好。而选择了北京,与上海南北呼应,平衡了地区发展。历史的选择可以大大决定发展走向。

我记得上学时候学地理,全国四大工业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但是逐渐的这种说法就不怎么提及了。到了今天我们提的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地理范围上大大扩大了,包含的范围也从工业扩展到整个地区综合发展。

现在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平衡的地区。在大的战略方针里,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先头部队,一直领跑全国经济。江南地区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多年的发展积累,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快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上海作为龙头,在开发浦东以后,各个方面都突飞猛进,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的发展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带动性的,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杭州、苏州、无锡、南京、湖州等地各有特色,十分富裕。上海着重发展综合性工业和金融,杭州着重发展互联网新兴服务业,苏锡常外资和民营经济齐头并进?

珠三角讲起来,发展起步比长三角还要早,依托港澳紧邻,再加上特区优惠政策,从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初期,珠三角发展速度冠绝天下。深圳的快速崛起与广州形成双巨头,但是其他城市存在感不高,其实像东莞、佛山等地实力都很强悍。到了今天,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建立可以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匹敌的城市群,已经有了三个世界级的大都市香港、深圳、广州,这样看来,似乎珠三角以后要超越长三角。

但是在我看来,以后长三角地区依然会牢牢把控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珠三角当然也是经济中心,但经济地位很难超越长三角。

为啥这么说呢,首先上海的地位很难撼动,现在香港最大的功能是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口,上海也是一级金融中心,自贸区也已建立,而且是我们一手建立起来的,随着人民币地位提高和开放程度的深入,香港这两方面的优势将会被上海赶超。广州深圳一直以来发展迅猛,无论是基础加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都一直遥遥领先,看起来是可以跟上海比肩的存在,但是上海自身也不是吃素的,各方面发展都很完善而且活力十足,是跟北京一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这点是广深无法比拟的。而且长三角其他城市发展比较均衡,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等虽比不上广深,但整体实力十分均衡。最关键的一点是,珠三角直接辐射范围主要是南部沿海香港和广东一省,长三角直接辐射是上海、江苏、浙江,范围就广了很多,这个战略意义就重要了很多。GDP还是最直观的存在。

2017城市GDP前三十里面,长三角地区除了上海还有七个,珠三角地区除了港广深只有两个了,而且排名第五的惠州与前面这些差距巨大,显然在区域发展平衡方面,长三角两省一市比珠三角单独一省发展的还要好。

在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发展成世界一流的城市群,政策方针和区位优势都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但是长三角地区到时候应该已经实现了世界一流城市群的目标,规模和质量比珠三角还要好。

狮想家是一家专注于室内空气健康、专业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高科技环保企业,注册资本1001万元。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掌握目前室内净化领域最前沿的甲醛清除技术、光触媒技术、高效除味等净化技术。

与德国锐卡集团、日本超越环境商务株式会社(简称KOE)及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学院等高校展开技术上的深入合作,致力于为更多企业及家庭客户提供专业的室内空气净化治理解决方案,为更多消费者营造健康、安全、舒适、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

狮想家工厂设立在广东东莞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拥有高端的生产设备和行业内最前沿的生产线,是国内率先实现室内污染治理产品批量化生产的企业,生产实力雄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狮想家所有产品均经过了国内多家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和认证,均属于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产品,消费者可以100%放心使用。狮想家甲醛清除剂可以在无光条件下持续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除醛率高达99%,各项空气污染治理指标均远超国内同类产品,净化效果显著!

狮想家自成立以来,在技术创新道路上孜孜不倦的专研,目前已发表的有关光催化纳米材料的论文有10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得“购优秀供应商”、“中国绿色健康产品”、“中国行业十大领先品牌”、“CCTV展播品牌”、“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奖”、 “重合同守信用”等荣誉称号。

目前,狮想家凭借着顶尖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优势,一系列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家庭、汽车、学校、医院、银行、办公场所、酒店宾馆、单位等领域,已为国内上千家企事业单位及上万家庭提供了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服务。其中不乏世界众多的知名企业,如:恒大集团、万科物业、美团网、融创地产、NIKE(耐克)、东风日产、中铁集团、广钢集团、越秀地产集团、广晟地产集团、凯德集团、爱康国宾、中国招商银行、美的集团、华能集团等。截止2018年1月,狮想家已在全国拥有了300多个服务网点,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展望未来,狮想家作为一家新兴的高新科技环保企业,拥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专业精英团队,拥有锐意进取、永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全体员工秉承“客户为本,诚信立企,科技导向,品质第一”的理念,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大众居住环境为己任,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尖端的技术、优质的产品、无微不至的服务回报社会大众! 未来,狮想家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共赢,为营造人类健康环保的生存环境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