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天气预报历史_甘肃省定西市天气2017

甘肃>定西>渭源 天气预报

10月22日(周六)

阵雨

2~10℃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0月23日(周日)

多云转小雨

4~13℃

无持续风向 微风

陇上江南

-----------------------------------------------------

在祖国内陆腹地,秦巴山地西部与青藏高原东侧边缘交汇地带,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润,森林茂密,富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就是扼甘陕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被人们赞誉为“陇上江南”的甘肃省陇南市。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4°1′--106°35′,北纬32°38′――34°31′之间。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全市辖武都、宕昌、文县、成县、康县、徽县、西和、礼县、两当等9个县,242个乡镇,3423个村民委员会,54万户,250万人口。境内有汉、回、藏等21个民族成份,7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5万多人。市驻武都区城关镇。

形态多异的地形地貌

------------------------------------------------------------------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位于我国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北部西礼山地呈现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东部徽成盆地介于北秦岭和南秦岭之间,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呈现丘陵宽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为高中山与峡谷地,高峻山岭与深陷河谷错落相接,对比显著,“举头峻峭嵯峨,侧耳波涛汹涌”,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自西北至东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3552米)等高山经银洞山(海拔2468米)、牛头山(海拔2224米)等中山而至断头山(海拔1804米)和金子山(海拔1824米)等低山,重峦叠嶂,崖壁陡绝,角峰锯脊,石骨嶙峋。其间河谷幽深狭长,深切曲流十分发育,多急流险滩和瀑布。峡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狭窄的冲积平原断续出现,其中武都平原绵长近50公里,宽不过1公里。周边山峰:北为长江黄河分水岭之大拉梁和岷峨山,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座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纵横密布的江河溪流

-----------------------------------------------------------------

陇南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岭间,处处溪水跌宕,飞瀑流泉。全市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一级支流有白龙江、西汉水等48条,总长12公里;二级支流有白水江、岷江等751条,总长4756公里;支流有1651条,总长4313公里;四级支流有1312条,总长3428公里。百川争流,河网纵横,河流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0.5条。主要江河:嘉陵江干流,流经两当、徽县东南部,境内流程86.2公里,年径流量2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556平方公里。西汉水,为嘉陵江上游一级支流,流经礼县、西和、成县、康县等4县,境内流程205.6公里,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9569平方公里。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经宕昌、武都、文县等3县,境内流程229.5公里,年径流量93.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2万平方公里。白水江,为嘉陵江二级支流,于文县石鸡坝乡入境,在玉垒乡关头坝汇入白龙江,境内流程107.3公里,年径流量34.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3040平方公里。白龙江因其与秦岭、淮河同在北纬33°――34°之间,同属1月0℃等温线经过区,此线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冻,因而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分界线

立体分布的多样气候

------------------------------------------------------------------

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一是南北温差悬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5℃――15℃,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活动积温2600――46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无霜期166――285天。武都、文县南部及康县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14℃,活动积温大于45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达1300多毫米,干燥度小于1,无霜期大于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亚热带温润气候区。

二是垂直分带显著。东南部高山峡谷区,从河谷到山顶,随着地势逐步升高,气温热量急剧递减,气候由亚热带递变到暖温带、温带及寒温带,降水量则随海拔的递升而增加,地势愈高,降水量愈多。同时在纬度和地势均低处,气温一般皆高而降水量则有高有低,与局部地形紧密相关。之辈与农作物分布亦呈现错综复杂的状态。当地群众群众总结的“高一丈,不一样”和“旱收山,涝收川,不旱不涝收半山”的谚语,即是对陇南地形变化与水热分布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基本规律的形象概括。

“秦陇锁钥,巴蜀咽喉”的战略要道

-----------------------------------------------------------------

陇南地处中国地理几何中心,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孔道。由于西秦岭横亘其间,重峦叠嶂,艰险异常,成为阻隔陇蜀交通的天然屏障,自古行人视作畏途,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绝唱。古代先民在高山峡谷之间,依山傍水,修建栈道,以为通途。由陇南入川沟通陇蜀交通的山口和栈道主要有:一是由两当越故道山(今太阳山)经陕西勉县入川;二是由徽县经大河店至山西略阳,沿嘉陵江谷地入川;三是由武都循白龙江谷地至文县碧口入川。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而陇南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历代用兵的古战场。汉光武“得陇望蜀”,诸葛亮六出祁山,邓艾偷渡阴平,吴玠挥师抗金,李自成艰苦奔杀,太平军血战阶州……,直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中国南下入川,都以这里为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遗留了众多供后人凭吊的古迹。

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阴平天池绿山环抱,碧波粼粼,天生一个“翡翠世界”;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奇幻绚美,气象万千,犹如世外仙台琼阁;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奇葩异树,竞相弄资,珍禽异兽,自由出没,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区各县的大河坝、三滩、红土河、梅园沟、云屏山等自然景点,茫茫林海,阵阵松涛,奇花异草,飞瀑流泉,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白龙江两岸“高江急峡雷霆斗,拓木苍藤日月昏”,宛如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徽成盆地桑麻遍四野,稻椒千重浪,呈现一派鱼米之乡的繁荣景象……,构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

----------------------------------------------------------------

陇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地域文化,丰富独特。境内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陇南的仇池山。以牧马立国的秦人先祖的都邑西犬丘,就在今天的礼县、西和一带。古老的氐、羌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成为活动中心。汉、藏、回和古氐、羌等多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汉族文化与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陇南地域文化呈现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产生过赵壹、仇靖、王仁裕、邢澍、张绶、何宗韩、吴鹏翱等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金石家和史学家,著述颇丰,名存千古。还有鱼窍峡《西狭颂》、祁山堡武侯祠,飞龙峡杜甫草堂、仇池故国遗址、鸑鷟山登真洞、八峰崖石窟,吴山吴王碑、赵世延家庙碑……等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闻名遐尔,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点,造就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古老而神奇的陇南,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学士心往神驰,吟咏称颂,名篇佳作,千秋流传。诗仙李白曾往返陇蜀,涉足陇南,留下了千古绝唱《蜀道难》。诗圣杜甫曾寓居同谷,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曾从军河池,写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篇章。大文豪苏轼曾梦游仇池,作诗咏叹:“一点空明何是处,老夫真欲往仇池”,表达了他向往陇南的强烈愿望。

美丽而富饶的陇南,今天更加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公路四通八达,旅游方兴未艾。以兰州――天水为连接点的“丝绸之路”通往九寨沟的若干旅游路线经过陇南,把陇南各主要观光景点相连成片,形成兰州――拉卜楞寺――宕昌――武都――文县――九寨沟,天水――礼县――西和――成县――武都――文县――九寨沟两条主要旅游路线。而礼县祁山堡――西和历城――成县下辨――徽县河池一线,又是三国遗迹旅游路线的重要路线。近年来,随着九寨沟的迅速崛起和陇南旅游的不断开发,这几条路线正在变成“丝绸之路”至九寨沟之间的旅游热线,中外游人争相前往,络绎不绝。